橘白的功效与作用,治什么病及特殊功效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7:45 点击次数:156
橘白的功效与作用,治什么病及特殊功效,橘白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果皮内层的白色部分,以下是关于橘白的详细介绍:性味归经
性味:味甘、苦,性温。
归经:归肺、脾经。
功效与作用
和胃化湿: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,促进脾胃的运化,对于脾胃湿浊阻滞引起的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胃脘痞满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,能帮助恢复脾胃的正常升降功能,使清气得升,浊气得降。
理气化痰:具有理气的作用,可使气机通畅,同时能化痰,对于痰湿蕴肺导致的咳嗽、咳痰,以及因痰湿阻滞气机引起的胸闷等症状有缓解效果,能减轻咳嗽、使痰液易于咳出。
止咳平喘:通过其理气化痰、润肺的功效,对咳嗽气喘有一定的平息作用,能减轻气道的痰湿阻滞,缓解气喘症状,使呼吸顺畅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一般用量为 3-10 克;或入丸、散。
主治病症及特殊功效
湿阻脾胃证:橘白对于湿邪困脾导致的一系列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,如身体困重、脘腹胀满、口中粘腻、大便溏薄等,其和胃化湿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脾胃的湿浊状态,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。
痰湿咳嗽:在治疗咳嗽方面,尤其适用于痰湿型咳嗽,即咳嗽反复发作,痰多色白、质地清稀,伴有胸闷、苔白腻等症状。橘白能化痰止咳,同时理气宽胸,有效缓解咳嗽和胸闷等不适。
常用方剂橘白在一些传统方剂及民间验方中有所应用,如在某些治疗痰湿咳嗽的方剂中,常与半夏、茯苓、紫苏子等配伍,增强化痰止咳、理气和中的功效;在调理脾胃湿浊的方剂中,可与苍术、厚朴、陈皮等药物同用,加强化湿和胃、理气健脾的作用。不过,橘白不像陈皮等应用广泛,单独以橘白为主药的经典方剂相对较少。配伍与炮制
配伍:与半夏配伍,可增强燥湿化痰之力,用于治疗痰湿咳嗽、痰多清稀等症状;与白术配伍,能加强健脾化湿的功效,适用于脾胃虚弱、湿浊内停所致的食少便溏、脘腹胀满等;与杏仁配伍,有止咳平喘、理气化痰的作用,可用于咳嗽气喘、胸闷痰多等。
炮制:一般取新鲜橘皮,用刀或剪刀将内层白色部分刮下,洗净,晒干或晾干即可。有时也可根据具体病情和用药需求,进行蜜炙等炮制方法,蜜炙后的橘白润肺止咳作用可能会增强。
副作用
温燥伤阴:橘白性温燥,对于阴虚体质或体内有虚热的人,可能会加重阴虚燥热的症状,如出现口干舌燥、咽喉干痛、大便干结、五心烦热等。
耗气:过量使用或对于气虚体质者,可能会有耗气的弊端,导致气短、乏力、自汗等气虚症状加重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